樊志勇:80后女大学生彝族刺绣创业赚千万


云南大姚县的樊志勇是被父母捧在手掌心里的娇娇女,衣食无忧。可是毕业那年,樊志勇接到的一个电话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决定踏入彝族刺绣行业,自己创业,用六年时间从一位新人成长为云南省手工彝绣行业的前三甲,获得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的青睐,让同行都很钦佩。
[致富经]富家女被一个电话改变命运之后(20140217)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三农致富殿堂

>>>《致富经》官网

  编导:黄哲颖

  摄像:程诗雄

  这是2013年12月12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季”的比赛现场。在这个国际化的交流舞台上,很多人注意到比赛的进场口处同时展出的还有这七款手包。

  这七款手包由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设计师设计,均价大约在1万元,而这些包最大的亮点就是上面纯手工的彝族刺绣。

  这位女孩叫樊志勇,来自云南大姚县,七款包上的刺绣均出自她的手笔。

  樊志勇:所有的刺绣这部分的加工全部都是我们来研究和磨合的,里程碑式的仪式活动。告诉别人我们可以把彝绣做到这个高度,做到奢侈品的一个程度。

  这是樊志勇第一次和国际顶级设计师的合作,她的作品让设计师十分惊叹。

  南希?查尔芳特:这是第一次(运用彝绣作为设计元素),我觉得很漂亮,很有创造力,颜色丰富,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我期待与她的合作,希望可以为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梦想做点什么。

  樊志勇大学毕业后进入彝族刺绣行业,用六年时间从一位新人成长为云南省手工彝绣行业的前三甲,获得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的青睐,让同行都很钦佩。

  李长征:跟他们这些人学习,我觉得比较好的一个机会。宣传推向世界,我觉得很好的机会。

  杞章芬: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更多的人喜欢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刺绣。对我们行业来说是很好的一个带头作用。

  然而,六年前的樊志勇还是被父母捧在手掌心里的娇娇女,衣食无忧。可是毕业那年,樊志勇接到的一个电话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决定踏入彝族刺绣行业,自己创业,并且迅速发展壮大。电话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樊志勇家里经营汽车配件厂,年销售额过千万元。2006年,樊志勇在昆明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读大四,正准备留学意大利米兰。然而,临近毕业时,哥哥突如其来的一个电话打碎了她的美梦。

  樊志勇:他给我打了个电话,然后声音非常非常难受。而且我觉得他应该是流泪了,他声音很哽咽。其实家里面那时候已经就是一分钱也没有,就是我们是私营企业,说冻结就真的是一分钱都没有。

  家里的汽车配件厂由于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两三百万的贷款到期一时无法偿还,所有的资金都被银行冻结。要不是哥哥这个焦急的电话,家里人还替樊志勇瞒着消息。挂了电话,樊志勇失眠了一夜,她迫切地想为家里做点什么。樊志勇:我就觉得这么多年,一直是怎么说,就一直是我生活得很愉快,然后各种欢乐。他们又在家里面辛辛苦苦地做。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应该为这个家庭付出点什么。樊志勇意识到,离开家里的经济支持,她什么都做不了。

  虽然最终家里的这场危机被解决了,但是樊志勇却放弃了出国留学,她要自己做一番事业。樊志勇想找一个和自己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她想到了彝族刺绣。

  樊志勇:吸引人眼球色彩又鲜艳。像刺绣这一类的都卖得特别特别好,还没开始做就充满了希望,就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感觉。

  在楚雄州,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刺绣。樊志勇看到刺绣在旅游景区很受欢迎。2007年她说服家里人投资90多万元,在彝人古镇旅游景区开了一家店。樊志勇信心满满,却没想到东西到了她手里,根本就不好卖。

  樊志勇:这东西小到细致到七八元的也有,贵的大绣片,上千块的也有。我觉得这世界上怎么还有一样东西,它差不多接近两年的时间,一件都卖不出去,真是想不通。

  两年时间,家里给樊志勇又陆续投资了80万元,却一件产品都卖不动。家人都决定再不给她投钱了。

  母亲:她那个我们就帮不上忙,因为我们是外行,觉得那个手工刺绣一针一针的,做起来确实很艰难,就不像其他,像我们生产机械化,用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

  哥哥:要不断地帮她贴钱,这个事情不能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你持续几个月半年一年那可以,但是你不能长时间这样下去。

  樊志勇不甘心就此放弃,她要找到产品滞销的原因,靠自己翻身。

  她拿着自己的产品,咨询了很多人,此时同是设计专业的同学张大勇跟她说的一句话,如同一盆凉水彻底浇醒了樊志勇。

  张大勇:我记得我当时拿了第一个东西,我第一句话就跟她说,这是什么玩意这个东西?然后她说如果让我买的话,我会买吗?我说我买它干什么,又不好看又不好用。

  樊志勇:首先在视觉上没有吸引他,曾经我认为的优势。其次它在功能上也没有吸引到他,那时候我开始正儿八经地,认认真真地思索,我记得有失眠的时间大概有一两个月。特别难受,就睡不着,老在床上翻翻翻。晚上三四点的时候,半夜凌晨三四点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点子,起来画草稿,就是人疯了,成魔,我感觉。

  樊志勇意识到,要在传统的彝绣产品中加入实用功能,才能更好地面对市场。1个月之后,恰逢自己的生日,樊志勇突发灵感,设计了一款特别的产品,送给自己。

  樊志勇:然后我又看到一个青花瓷的一个花瓶,非常漂亮那个颜色,然后我又把那个颜色给提炼出来了,做了一款项链。

  荷包经过设计变成了项链,樊志勇取名为蓝色妖姬。出乎她意料的是,这条荷包项链上市第一个月就成为热销的爆款,卖了100多条。

  苏明静:属于我们这里的一个小爆款,特别是我们把它搭配在我们家的各种衣服上面,基本上每一款衣服搭配都能很搭调。

  蓝色妖姬的热销,让樊志勇找到了方向。她又设计了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用品,胸针、笔记本,纸巾盒、手机链、卡包等等,不仅顺利打开市场,也因其独创的风格在圈内变得小有名气。而樊志勇的爆款荷包项链更是为她吸引来了一个大的订单,也成为她今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她叫肖燕,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的宣传部长,2008年8月,她找到樊志勇,让她给大姚县承办的核桃大会设计一批纪念品。在大姚县,做刺绣的公司有20多家,但大多是机器刺绣批量生产,做手工刺绣的企业并不多。

  樊志勇:手工和机绣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你看我们拿两个样品看一下。你看机器绣的,它的很多这个线头你看得出来吗,它没法剪线断线,没法在后面打结。你看这是手工的,它没有什么外在的线头。还有就是机绣一般只注重颜色的填充,不在乎它针脚的疏密没有变化,因为机器只能设置它,设置完一个以后,所有都是一样的。手工要根据花的形状,比如说这个位置,它的线条方向是这样的,这个绿色它是撒开的,它会根据植物的肌理来做线条,这样的话就特别自然。

  大姚县政府正是看中了樊志勇的手工刺绣,希望她能设计出一款荷包项链,而且要在一个月内赶制出800个。樊志勇一口答应下来。

  樊志勇:这么大的盛会对我们有宣传作用,很开心,这么大的单子,特别是它的影响力特别好,在全国的影响力比较大。樊志勇要抓住机会,她立马设计了图样,下发到本地的姑娘手中,让她们按照图纸做出来。可是到了约定收货的时间,樊志勇却发现问题大了。

云南大姚县的樊志勇是被父母捧在手掌心里的娇娇女,衣食无忧。可是毕业那年,樊志勇接到的一个电话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决定踏入彝族刺绣行业,自己创业,用六年时间从一位新人成长为云南省手工彝绣行业的前三甲,获得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的青睐,让同行都很钦佩。

  樊志勇:打开的时候我们都崩溃了你知道吗,完全完全跟你想的不一样,跟他们交上来第一个样品也完全不一样。我们当时绣的是中国核桃之乡大姚,然后这个字已经完全看不清楚了。因为绣娘很多都是不识字的,就是她们绣错笔画她们根本都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你看,这个直接把蝴蝶绣成了蜘蛛了。张春菊: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就选什么样的花,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色彩就选什么样的色彩。

  王绍珍:都会差别很大,个人的爱好习惯都不一样。

  彝家姑娘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绣,经纪人定期到各家各户收绣片,是当地彝绣行业的传统做法。所以这些姑娘并没有按图纸绣花的习惯,800个荷包按照图纸绣的不到三分之一。

  离核桃大会只剩下一周的时间,樊志勇只能赶鸭子上架,教这些姑娘怎么看图纸绣花。可是没想到,樊志勇刚讲到一半,就有人拆台。

  樊志勇:我就给她们讲花,从图案设计的角度来说有疏密,有主角配角,有路人甲,讲它有一个节奏和韵律的感觉,然后讲得很开,讲得很有兴致的时候,突然大姐说不是这样我们这里,然后她是用方言说的。

  自学翠:他们的是大朵小朵(的花)也有,我们的是一直绣(一样的),我觉得我们的好看。他们的不好看。

  大姐的话立刻引起其他绣娘们的认同,课堂一下炸开了锅。

  樊志勇:因为彝族的支系非常繁多,有100多个小支系,支系不一样的话,在花样上也不一样,还有这种对审美的概念也不一样的。樊志勇知道要让这些绣娘接受自己的观点,已经来不及了。再过几天,核桃大会就要开幕,为了赶任务,樊志勇只好发动全家朋友,无论男女老少,绣没绣过花,赶紧过来帮忙。

  王振洪:她的老师,她的朋友,还有包括家里的人。会写字的就写字,会绣字的就绣字。

  龚兆祥;晚上就是灯火辉煌,反正就是彻夜通明。能做什么事情就做吧。

  樊志勇:早晨蓬头垢面的就开始绣,绣到晚上。把货交了那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大哭了一顿。我就特别委屈这件事,怎么会这样?

  800个荷包终于如期交货,樊志勇却躲在房间大哭一场,接着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樊志勇:这次给了我非常非常大的教训,就是我那时候意识到一定要把生产捏在自己的手上,一定要有生产力。就是如果你没有生产力的话,你就没有面对市场的能力。即使你市场做得怎样好,你生产力跟不上的话,白搭,就等于你后面的事都是白做的,不用考虑。

  2010年4月,樊志勇在妇联的帮助下(来自创业网: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立了七个刺绣基地,绣娘人数达到120多人,在楚雄同行中规模最大。樊志勇不仅对绣娘进行系统的培训,还在每个基地找到一个绣工好,威望又高的妇女作为负责人。樊志勇建有了自己的队伍,严格控制质量,靠着口碑宣传,2010年销售额超过200多万元,而当地妇女的人均收入增加近1000元。

  2010年,樊志勇在昆明开展了高级定制的业务,为人量身设计衣服、提包、鞋子等等,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2011年,一家挪威客商从网上联系到樊志勇,想要订做500条领带。只要样品通过,樊志勇不仅每条领带能赚到近500元,还可以赢得一个稳定的大客户。樊志勇十分重视,找来了两位手艺最高超的绣娘,却没有想到提交的样品接连三次都被退回来了。

  赵开芹:樊总告诉我们说是第三条又失败了,心情就一下子崩溃了。问樊总为什么会失败?我们绣得这么好。

  挪威的客商说,如果再不过关,他们将要放弃与樊志勇的合作,这给了樊志勇很大的压力。

  接着,她的做法引起了两位绣娘的不满,甚至向樊志勇提出辞职。

  张琼芬:突然觉得这样偷工减料,顾客瞧得上吗,这种针脚。如果这次绣不合格,针脚疏松的话,以后给我们订货的人就不相信我们了。

  赵开芹:稀稀疏疏的,底料都露出来了,一点也不好看。

  彝族刺绣讲究针法的平整密实,樊志勇的却要求绣的稀疏。两位绣娘觉得这样交上去肯定通不过,白白浪费力气,一气之下准备离开。

  樊志勇从未碰到要求如此严格的订单,她仔细研究了图纸,终于在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地方发现了问题所在。

  樊志勇:你看,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个豆芽的位置,这里你看这个豆芽,它都是有露底的情况,就是它们是疏密之间有间奏的,但是我们是全覆盖的。

  一个豆芽的针脚疏密挪威客商都不会放过,樊志勇和绣娘按照图纸,重新绣了一遍。两个星期后,样品终于通过了审核,顺利拿下了500条领带的订单。

  这笔订单,让樊志勇再次找到了和大企业间的差距。她开始和国际化接轨,将刺绣所有的步骤从定位、剪花到材质、配色全部标准化。

  樊志勇:比如说这个我们用的是国际流行的潘通色卡,这一套色卡是全世界都统一的。设计师如果是设计出图纸来,告诉我们这个花样用的比如说是这个色,2975U,那么我们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的2975U都是同一个颜色。

  樊志勇又将绣娘按技术和经验分成不同的技术级别,按照订单不同的难度发放任务。将彝族手工刺绣的标准批量生产打造成了她的核心竞争力。

  樊志勇:就是你不管做什么行业,你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许是创造力,也许是生产力,也许是管理能力,但你总是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向的最好,至少是,我想要做的企业是这样的,我就觉得必须要做到最好。

  作为云南省第一个将彝族手工刺绣标准化的企业,樊志勇声名鹊起。2013年9月,一个人的出现让樊志勇有了更大的机会。这个人叫母其单,从事文化传播行业,她想要和世界一线大牌的设计师合作,创造一个全新的民族奢侈品牌。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刺绣部分全部交给樊志勇。

  母其丹:我觉得非常具有标准化的意识。因为在云南这块地方的话,这些原生态的绣娘们都很随性。樊志勇就是我的要求她基本上就是全部符合,标准化的运作,而且每一个产品的差异性不会很大。这样的话让我特别便于推广。

  经过3个月的制作,七款由世界顶级奢侈品牌设计师设计的手包在“杨丽萍国际舞蹈季”借势推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樊志勇也成为大家的焦点。这将会给她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母其丹;将我们的擅长相互结合,她作为我的生产线,打造一个属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奢侈品牌。

  南希?查尔芳特:我意识到(彝绣)这种艺术品,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我仍然在学习并且十分喜欢,我计划在这边花更多的时间。

  樊志勇:对于这个设计非常认可,它的设计制作,还有整个它的型态,要有一个好的认可,我就觉得非常非常好了,正好梦想和现实对接了。

  记者拍摄即将结束时,正好赶上腊月塔底村的村民吃杀猪饭,这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当地的风俗。樊志勇作为客人,受到村民最高规格的接待。这个80后女孩,不仅把这里妇女的人均月收入提高了1000元左右,还把她们的刺绣推向了世界。

  歌曲:来吧,干杯……

  大姚县塔底村村支部书记普保富:村民都知道她,都非常热情,就邀约她过来家里吃年猪饭,人气可能比我还高。黎翠芝:感觉她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女士,在我们女性当中。所以很佩服她,也很喜欢她。

  王绍珍:以前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就是妇女翻了天。

  云南省妇联党组书记和红梅:她在安置下岗职工,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带动和促进创业,提高我们妇女收入方面应该说是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为探索少数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开辟了新的思路。为大学生的返乡创业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和榜样。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驼奶产业淘金第一人江洪海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
要说在养殖行业,做乳品养殖的养殖户大多都会选择养奶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
全国养蜂的人很多,单身的大都处在自给自足,或是少量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虫三个月赚三百万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
蝗虫泛滥成灾,当地老农苦不堪言,种植的农作物又将颗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钱龟带来亿万财富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
说起养殖赚钱,邓群晔很有心得。在没有养殖金钱龟之前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露价格上百元变赚钱宝贝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
在云南和四川现在正是松露采挖的季节,有的村子甚至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把天麻卖出2000多万元的秘密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
在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上,野生天麻外表很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