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光辉 小小面包店亏光14家店后年赚千万


一个不起眼的小面包店,您猜一年的销售额能有多少?有人说2、30万,有人咬咬牙说100万,其实是600多万元。而且这样的店,老板罗光辉在石家庄有四家。不仅如此,他的面包每天还能在网上卖出1000多个。罗光辉是怎么做到的呢?
[致富经]亏光14家店后 一招转败为胜(20140116)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三农致富殿堂

  >>>《致富经》官网

  编导:张瑞杰

  摄像:吴兆坤

  这里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商场,这是商场超市中一个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面包房。

  他叫罗光辉,是这个面包房的老版,他做面包有一个绝招,靠着这个绝招,他可以让这个小小面包店,每年卖出超过600万元的面包和蛋糕,而这样的店他在石家庄一共有四家,每一家的年销售额都能超过500万元,不仅如此,他的面包每天还能在网上销售出1000多个。

  员工赵红霞:(日销售额)平常在一万元左右,周五、周六、周日,有节假日的话(每天)卖到两万元到三万多元。

  在石家庄的同行眼里,罗光辉会开店、会赚钱,是所有人都公认的。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康恒平:我有一次去的时候,是带着台湾一个资深烘焙人。我们台湾的自身的烘焙人,他说,在石家庄还没有看到过生意这么火的店。

  石家庄市某商场原总经理吴延良:一般人挣个钱就算了,但是小罗不断追求新的东西、适应新的社会的要求。

  员工赵红霞:他特别有远视,他认准的东西,他一定要去做,要做到头,胆量也比较大。

  朋友们都说,罗光辉的店生意之所以这么火,都是和他六年前做的一件事情有关。

  当时,老罗一共拥有15家店,但是却决定不再管理店里的生意,而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租来的平房里,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号称要研制出一种特殊的面包制作工艺,这一研究就是三年。

  这三年里,他不仅花光了五百多万元的积蓄,还把一箱一箱辛辛苦苦烤出来的面包拿去喂猪,最后15家店亏的只剩下了一家。

  主人公罗光辉:浪费多了,浪费的这些东西都便宜猪了,猪吃了可开心了,我可心疼了。

罗光辉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康恒平:如果说你本本分分,搞你石家庄的这个企业,很可能,说不定多少个店发展起来,但是你把你的资金投入这里面,投了这么长时间,这是个无底洞。

  然而,就是靠着这三年的研究,老罗在苹果、土豆和西红柿上,发现了面包的新商机,不到三年就彻底翻身,销售额从200万增长到3000万元。

  那么老罗到底发现了什么,他的面包又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在和罗光辉沟通之后,记者被允许拍摄他制作工艺中最保密的一个环节,面包的发酵环节。

  主人公罗光辉:这个不用酵母,这个直接和面就行了。用这个直接和面,不过在和面的时候需要怎么发这个面,这也是一个技巧。

  记者张瑞杰:液体是什么?

  主人公罗光辉:液体是水,纯净水和白糖。纯净水和白砂糖。

  记者张瑞杰:还加别的吗?

  主人公罗光辉:会有一些别的东西。

  那么,这样的发酵过程到底又有什么不同,石家庄的罗光辉又是如何靠着差点让他赔光家产的发酵技术,3年时间,把销售额从200万提高到3000万的呢?

  罗光辉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的农村,初中毕业后,通过亲戚介绍来到石家庄的国营食品工厂工作,做面包和蛋糕师傅。

  2001年的一天,罗光辉和同事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电话说他们一个月前在北京制作的蛋糕,得到了全国烘焙协会的二等奖,组委会通知他去领奖。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康恒平:当时他们做的那个蛋糕,第一个体积很大,层数很高,再有一个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几个人一个小团队的配合,齐心协力的(完成)。

  从北京回来后,工厂领导跟他们说,要给他们发奖金还要提拔他,可是罗光辉却跟领导说自己要辞职自己开蛋糕作坊创业,这让领导和同事都很惊讶。

  主人公罗光辉:有的泼凉水就说这个体户,这个不行,意思是说你学了没多少年,我们干了多少年都不敢出去自己去做。

  原来,罗光辉在北京领奖时,碰到很多同行都自己开了小工厂,而且相当赚钱,这让他下定决心要出来自己干。他辞职后,在石家庄郊区租了一个平房打算从零开始,但是创业的辛苦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主人公罗光辉:大年三十11点多,给我打电话要货,11点多没吃完饭,挺饿的,我跟一个兄弟一个人拿着十寸的蛋糕坯子,一手扶着三轮车、一边吃。骑了一个多小时,不到两个小时的三轮车,到了目的地只好渴的很,赶快趴到水管上咕咚咕咚喝一些凉水,受的苦不是常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半年过去了,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为了赢得客户,他卖出的价格很低,所以基本上没赚到什么钱,罗光辉迫不得已,只好寻求其他出路。

  一个月后,他听说石家庄一个生意非常好的商场里的面包房要对外招商,他觉得这是个极好机会,结果打听后才知道有十几家企业都盯着这个位置,而且实力都比自己强。

  主人公罗光辉:当时进这个商场条件特别严格、条件特别苛刻,当时竞争有不下十家。

  就在他要放弃开面包房的念头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一下子来了精神,因为他听说为了公平起见,招商不仅要看实力,而且还会现场比赛。

  他了解到,比赛除了要比做面包,还好现场制作艺术蛋糕,罗光辉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天天跑到图书馆去翻资料,而且还找到大学的美术老师帮自己一起设计出一个,他认为最漂亮的图案。

  主人公罗光辉:业余时间找一些书籍,像学画画了,包括像配料,请教这一方面的专家,向人家学习。

  比赛当天,其他几家做的蛋糕都是当时最好卖的生日蛋糕,而罗光辉做的蛋糕一摆出来,就很特别。

  主人公罗光辉:画的一只雄鹰,领导们挺喜欢,说你画雄鹰干什么?我说雄鹰展翅,祝愿咱们新的商场开业大吉、鹏程万里,领导们一听挺高兴,挺开心。

  这就是罗光辉当时制作的蛋糕,因为这个创意在当时很特别,加上过硬的技术。所以最终获得了进入商场经营的权利。

  石家庄市某商场原总经理吴延良:大家主要看形式、花形,做品尝,口感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小罗获得了进入商场的这个权利。

  这次比赛,罗光辉还明白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的产品和别人不一样,才能赢得顾客,从那时候开始,他每个星期都创新出一款新造型的蛋糕和面包,到2006年,他已经在石家庄的8个商场里,开起了15家面包店。

  石家庄市某商场原总经理吴延良:因为小罗本身的质量好、服务好,所以说往往每个店里也在竞争,每个店都是他先拿下店的经营权。

  员工赵红霞:当时买面包的人都排着队.从这个位置一直排到那个头上的位置。

  到2006年,罗光辉已经拥有了15家面包店,店里生意非常红火,经常供不上货,但是就在12月的一天,罗光辉就就像这样在农村找到养猪的农户,以2毛钱一斤的价格把刚烤出来的200多个面包,全部卖给农户喂猪,而且从那以后每三天就卖一批。

  员工曹硕:把面包处理、烤干,就扔掉了,当时我们特别不理解,为什么?

  主人公罗光辉:不理想的产品不销售,烘烤了以后处理掉,卖给养猪的。

  好好的面包,怎么罗光辉就认为不理想了呢?

  原来三个月前,罗光辉在店里接待了一个老顾客,这个顾客的一句话,让他决定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改进现在的面包制作方法。

  主人公罗光辉:她跟我说,做酒花发酵,尤其像东北的大裂巴,一说这个面包非常的好,意思你该学学这些,不要老做添加这添加那的,还是自然的东西好。

一个不起眼的小面包店,您猜一年的销售额能有多少?有人说2、30万,有人咬咬牙说100万,其实是600多万元。而且这样的店,老板罗光辉在石家庄有四家。不仅如此,他的面包每天还能在网上卖出1000多个。罗光辉是怎么做到的呢?

  那位顾客对他说,要是罗光辉能做出以前面包的味道,那以后一定能走在市场的前面。当时市面上的面包制作,大量使用添加剂来降低成本,罗光辉觉得这是个机会,但过去

  的自然发酵方法用的是这种啤酒花,虽然健康,但是作出的面包却很粗很硬,不适应现代人的需求,而且费工费力,大规模生产一点都不现实。

  如何制作出口感好,又不使用添加剂的自然发酵面包呢?两周后,一个机会来了。

  主人公罗光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同事把切好的水果放在水里了,有事出去就忘了,过了两天一看,咕咚咕咚的冒泡,用水果自然发酵这个兴趣就勾起来了,一定要实验一定要去做。

  用水果、西红柿发酵面包,正好可以解决啤酒花解决不了的问题,罗光辉决定马上研发,他花了50多万元购买设备,建起了实验室,整夜整夜不睡觉的钻研。

  员工们都说,那段时间罗光辉变得越来越苛刻,脾气也越来越差。

  员工赵红霞:正好罗总过来,到店里转店、巡店什么的,过来看看我们平时的工作,看见面包全给扔了,就不要了。

  主人公罗光辉:撒的蜂蜜晚了以后,跟面包融合不到一起,体现不出蜂蜜的味道,说过两三次没记住,没记住怎么办,我就把产品倒到地下,看着他们给我扔掉。

  可是罗光辉的苛刻并没有换来成功,2年的时间,他投入了500多万元。为了研究面包,他不仅关掉了5家店,还抵押了两套房子,而店里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

  朋友和员工都劝他,好好经营门店,别再折腾,可他就是不听,很多员工因此离开了公司。

  一直到2008年年底,罗光辉用将近3年的时间,终于掌握了用苹果、西红柿、土豆发酵,不使用任何酵母和化学添加剂的面包制作工艺,还申请了专利。

  主人公罗光辉:吃起来,咱们的面包有嚼头,含在嘴里自己能化掉,这个能化掉,对,有嚼头,含在嘴里能化掉。利口不黏牙,自然发酵的面包就有这个特点,利口不黏牙,能吃出麦香味来。

  罗光辉他把这种自然发酵工艺在自己还剩下的5个门店推广,结果没想到,这一下他亏损的更厉害了,半年时间5家店就关的只剩下一家了。

  原来,他的自然发酵工艺,让面包制作时间从原来的4个小时,增加到28个小时,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原料的成本也增加了4成,价格也涨了两倍。顾客和员工一时都接受不了,不仅生意越来越差,而且员工也开始有意见。

  主人公罗光辉:员工肯定有意见,因为一开始技术掌握的不是那么好,工作时间延长了,到点下不了班,肯定有意见。

  半年过去了,罗光辉自然发酵的面包,因为价格比过去高两倍,在石家庄的销售没有丝毫起色,最后只剩下一家店勉强支撑。

  2010年,罗光辉只剩下一家店勉强支撑,他的自然发酵面包成为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为了尽快推广,他决定给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免费赠送面包品尝。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他接到一个让他欣喜若狂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个专家电话。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酵实验室研究员周桂英:咱们一般用酵母粉,快速发酵的方法,那个做起来比较省事,他的方法用西红柿、土豆经过24小时用的那种东西,就比较天然一些,吃起来口感也比较好。

  她叫周桂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发酵实验室的专家,吃到罗光辉的面包后,她希望罗光辉用他的技术来帮助农业院做一些科学研究,还建议他在北京注册新的品牌销售他的自然发酵面包。

  当时正处在困境的罗光辉犹豫了1个多星期/,最终决定到北京重新创业,他找亲戚朋友借来80多万元,决定要先从北京打开自然发酵面包的市场。

  主人公罗光辉:跟北京的朋友在一块聊,他们对这个产品也都非常感兴趣,也都觉得像自然发酵这些健康食品肯定有大的发展,也愿意让我过去,这样下定决心到北京去了。

  半年后,罗光辉建起了工厂,改进了技术,为了打开市场,罗光辉想在北京的商场里开一家自己的面包专卖店,可是一打听,就被吓住了。

  主人公罗光辉:四五十平方米就得一百万左右。承受不了,实在承受不了,不敢想象了。

  几个月折腾下来,罗光辉从亲戚那里借来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在北京打开市场的决心也开始慢慢动摇了。

  就在罗光辉即将要放弃的时候,公交车上的一条广告,让他决定卖掉仅有的两套房子,放手一搏,也让他一年就创造了1000万的年销售额。

  原来,罗光辉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上,看到一个专门卖食品的电子商务网站广告,而且网站的宣传语是天然、高品质。他想,这正好和自己的自然发酵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制作出天然、高品质的食品,如果自己的面包能放在网站上卖,说不定能打开北京市场。

  他联系到网站负责人,带着面包去拜访,对方首先对他的价格产生了质疑。

  北京某电子商务网站采购部门负责人孙灿:按照普通超市的话,他是90多克,按照超市价格四五块钱卖就到头,但是他给的成本价五块多了,说实话比一般的面包要高。

  主人公罗光辉:去了以后我们在一块一聊,拿出产品一品尝,当时来说吃的不错,有一些怀疑,第二天他到工厂里去看、参观、验厂去,才真正相信了。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接受这种价格相对较高的面包,网站给正在资金最困难的时期的罗光

  辉,除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让他免费赠送5000个面包。

  北京某电子商务网站采购部门负责人孙灿:因为这个商品一开始的时候,顾客的接受度、知名度还不高,我提出让每个顾客都尝一下,所以我提出五千个随单赠送,他当时是估计有点顾虑。

  对方不知道,罗光辉当时已经几乎是山穷水尽了,账户上只有几百块钱了,而且一部分找亲戚借的钱也到了要还的时候。不过他最后决定,卖掉家里的两套房子,继续撑下去。

  主人公罗光辉:一个咱们没有出路,想自己开店,投入太大,开不起。进入超市系统,

  进一个系统就不少的费用,咱们已经可以说山穷水尽了,没有力量做这些了。正好网站上缺乏这样的产品,他们没有,他们找不到,咱们没有销路,所以一拍即合

  结果送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已经开始有回头客来购买了。

  主人公罗光辉:销量是非常的好,提升的非常快。网站的领导非常开心。都没想到的。这是他们没想到的,没想到尤其顾客回头率非常高。平均一天一千多个,就光他一个网站每天一千多个。

  销路打开之后,罗光辉开始开发不同口味的面包,加入葡萄干、紫薯等馅料。

  北京某电子商务网站采购部门负责人孙灿:品种多了,顾客愿意尝试多了,他的销售肯定越来越好。现在有黑加仑、葡萄干的这种口味,还有原味的,一共六种。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实验新的品种。到现在网页上全是好评,没有差评。

  靠着网上销售的好评,北京和石家庄的超市、餐厅、宾馆,甚至新开盘的小区和商业街都找到罗光辉,邀请他的产品在自己的店里销售,或者邀请他开设专卖店。

  石家庄某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杨震鹏:因为咱们这个项目本身理念为了给广大的市民提供有幸福感的社区,幸福感是什么?就是能让大家品尝到我们绿色的面包或者饮食,为我们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消费者:觉得吃着挺香的,外面的蛋糕用的不好,特别甜特别腻,他这吃着就没事。

  主人公罗光辉:像餐厅、宾馆,他们好多做食品这一块相关的行业有网上订这个产品,吃了感觉非常不错,通过包装上的联系电话直接找过来。

  到2012年,罗光辉每天在北京的商务网站、超市、餐厅等渠道,销售面包3000多个,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靠着北京市场赚来的钱和打出的名气,他在石家庄又重新开起4家面包房。除零售之外,有一半的订单都来自当地的宾馆和饭店,每家店的年销售额都超过500万元。

  2013年,罗光辉在两个城市的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标签:
更多栏目最新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驼奶产业淘金第一人江洪海
靠卖骆驼奶赚钱的致富经 :骆
要说在养殖行业,做乳品养殖的养殖户大多都会选择养奶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蜂改变命运年售600万
养蜂赚钱的致富经 左凤龙:养
全国养蜂的人很多,单身的大都处在自给自足,或是少量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虫三个月赚三百万
绝地求生王德亮:养珍珠鸡灭蝗
蝗虫泛滥成灾,当地老农苦不堪言,种植的农作物又将颗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钱龟带来亿万财富
养殖赚钱实例 邓群晔养殖金
说起养殖赚钱,邓群晔很有心得。在没有养殖金钱龟之前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露价格上百元变赚钱宝贝
谭新培的致富经:把不值钱的松
在云南和四川现在正是松露采挖的季节,有的村子甚至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把天麻卖出2000多万元的秘密
天麻种植利润大 杨学银:一年
在云南省昭通市海拔1700多米的大山上,野生天麻外表很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