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种植你所面临选择很重要,每一步都决定成败


近年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与美国等柑橘主产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与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处理不无关系。宏观上,指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微观上,是指广大种植户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做出的各种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原所长沉兆民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品种选择、苗木选择、定植选择、肥水选择、型号选择和后期生产等六大选择内容选择。一、品种选择老品种和优良新品种是柑橘生产的基础。优良品种才能优质、高产、稳产。劣质品种会造成延迟挂果或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要抱着“喜新不厌旧”的态度。即要积极种植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但在种植前要了解该品种是否适合当地栽培。相比之下,老品种显得苍白无力。但老品种若能长期种植,必然有其适应性强、产量高或易栽易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喜欢新品种,不喜欢老品种。特别是目前新品种引进不够规范,有的未经比较试验或区域试验就推广;为了赚钱,不明真相的种植户吃了不少苦头。因此,对待优良的新品种要喜闻乐见,但对更换种植的老品种也要慎之又慎。主要品种和次要品种中国柑橘的主要品种主要是指甜橙、阔皮柑橘和蜜柚品种;次要品种是指柠檬和金桔。栽培的大宗品种较多,尤以甜橙类的纽荷尔脐橙,广皮类的温州柑、椪柑、糖橙,蜜柚类的沙田柚、官西蜜柚等脐橙品种最为突出。大而多产。小品种是指栽培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的品种。但大品种和小品种也是有变数的,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小品种也可以变成大品种。为此,种植者需要了解柑橘大、小品种的变化情况和市场供需情况,便于准确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品种。国产品种和引进品种我国是柑橘品种大国,被誉为“世界柑橘资源宝库”,栽培品种100多个,主要品种数十个。历史上,我国一直是柑橘的重要产地之一,为世界柑橘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从世界不同时期的柑橘生产国引进了许多优良新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原产于浙江天台的广菊,在日本僧人来天台山朝圣时被带回日本,后变异为无籽温州萨摩。后来我国从日本引进,特别是温州蜜柑,特早熟、早熟、中晚熟;从美国进口的纽荷尔脐橙、伏岭夏橙在我国大量种植。但推广引进品种要特别注意适应性、地域性和砧木的试验,以免因不适而造成较大损失。 2、苗木的选择。矮化砧木和乔木砧木主要用于柑橘嫁接苗栽培。因此,其生长的强弱、树体的高低、结果的早晚、产量的高低、品质的好坏以及抗逆、抗病虫害的强弱,都受砧木的影响。目前,世界柑橘主产国使用的砧木主要分为乔木型和矮化型。美国、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主要使用树枝砧;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使用矮化砧。乔木砧木以柑橘的特罗亚和卡里佐为代表,主要用作甜橙的砧木;矮化砧木以枳橙为代表,主要用作柑橘,尤其是温州柑橘的砧木。使用乔木砧木的柑桔树株较高,结果较矮化砧木晚,但后期产量和单株产量高,栽植密度宜稀,适宜果园机械化。矮化砧木树冠短,早果,宜密植。

柑橘砧木嫁接后应与品种有良好的亲和性,同一砧木对不同品种的亲和力可能不同。如纽荷尔脐橙、缬草橙、哈姆林等国外进口品种使用卡里佐柑桔,树体生长旺盛,结果正常。砧木栽植后不久,幼树出现枝条过长、叶片发黄、长势弱、枯树等问题。露地苗和容器苗柑橘的露地苗传统上是在露地栽培,也称为非容器苗;容器苗是在容器中栽培的苗木,砧木育苗通常在现代化设施(大棚、大棚)中进行嫁接。然后将容器苗移至露地栽培。容器苗一般为无病毒(无裂皮病、压叶病)的壮苗。一般根系发达,苗壮,不带病毒。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定植后无缓苗期,成活率几乎100%。脱毒苗还具有生产周期长、产量高的优点。美国、西班牙、巴西等世界柑橘主产国在60、70年代更普遍使用容器育苗。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重庆试点推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浙江、云南等省区也在大力推广。集装箱苗初期投资较大,如长途运输成本较高。今后宜采用适度规模的育苗,控制运输距离,以利于推广。大力推广脱毒容器苗,有利于我国柑橘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栽植选择重视新植老树改造我国柑橘产业发展迅速,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柑橘新栽面积的迅速扩大。并且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柑橘树龄的增长,老柑橘树的数量不断增加。据近期不完全统计,老柑橘约占全国柑橘种植面积的35%。此外,我国柑橘种植面积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实际种植面积多次超过规划和发展规划面积,不宜无限制扩大。然而,现存的老柑橘树常因树冠封闭或土壤板结、不毛之地等影响。

问题造成低产,但树体多数仍然健康,经过改造仍可继续丰产,而且改造的投入远远低于新建园的投入,还能较快见效。
密植栽培与稀植栽培
柑橘的栽植密度与砧木、品种、地形、栽培管理水平、是否实施计划密植等有关,乃至与不同国家,甚至不同的时期相关。
一般使用矮化砧的较使用乔化砧的栽得更密,山地较平地栽得密,品种长势健旺、树体高大的种植较稀,如柚和葡萄柚;树体矮小的金柑、特早熟温州蜜柑等种植较密。树冠管理水平高的,如能有效控制树冠大小的栽得较密,管理水平低,放任树冠生长的栽得较稀。实施计划密植栽培的密度较常规栽培的大一倍,甚至二倍。
因此,世界上柑橘生产国家的栽植密度也有不同,如美国、巴西、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由于柑橘大多使用乔化砧,果园机械化程度较高,栽植密度较稀,一般甜橙的株行距为5米×6米(亩栽22~23株),甚至6米×6米(亩栽18~19株)。
中国、日本和韩国等柑橘种植密度较大,枳砧温州蜜柑的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甚至3米×3米,即每亩分别栽56株和74株。20世纪70、80年代时,国内推行计划密植,种植的密度较大,进入20世纪末以来,密度由较密转为适度密植。
种前改土与种后改土
我国柑橘园地绝大多数是需经土层增厚,土壤培肥后才可种植(除少数利用土层深厚肥沃的熟地外)。柑橘种植地凡需改土的,提倡苗木种植前完成改土。有时种植前来不及改土培肥的,柑橘苗木种植后3年内应完成土壤的改良,以利柑橘植株正常生长和如期投产。
四、肥水选择
有机肥与化肥
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都是柑橘生产中需要的肥料。
有机肥的作用:
一是营养作用。有机肥富含柑橘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能不断供给生长结果需要。有机质在土壤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利增产。供给养分是有机肥的主要作用。
二是改良土壤。有机肥料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更新土壤腐殖质组成成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培肥土壤。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形成土壤环境的物质基础,土壤有机质由土壤中未分解、半分解的有机质残体和腐殖质组成。有机肥料可形成团聚体,加上它的密度一般比土壤小,施入土壤有机肥料可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气性,易吸热保湿。
化肥的作用:
一是成分单一、含量高。含一种或数种柑橘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施得得当,增产效果明显。
二是易为柑橘吸收。多数是水溶性或弱酸溶性化合物,对果树具速效性,能直接为根系或叶片所吸收。
劳力的紧缺,柑橘果树生产的管理,尤其在肥料的管理上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和土壤改良培肥。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比,当下柑橘果园施用有机肥大量减少,幼龄果园利用行间空隙种植绿肥也越来越少,导致柑橘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有的产区有机质含量在0.5%以下,远不能满足柑橘植株正常生长结果对有机质的需求。
从柑橘生产持续发展和增加果农种植效益考虑,必须重视有机肥的使用。
常规施肥与配方施肥
常规施肥是指根据柑橘不同物候期进行的传统施肥,存在常会使植株出现营养不足或过量的弊端。
配方施肥是指对果树可利用的土壤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合果树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按比例配合各种所需肥料,并依据肥料在土壤中可被吸收利用的百分比,来确定施肥量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果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达到节肥增产、减肥提质、配肥高效、培肥改土和生态保护的目的。
对于配方施肥,果农可请当地的农技推广站、土肥站对果园土壤的营养元素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根据柑橘各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提出配方施肥的方案。
常规灌溉与节水灌溉
柑橘果树对水分敏感,从优质丰产出发,凡种植柑橘的地域都应有水源,以解决植株需水时的及时灌溉。
常规灌溉是指沟灌、浇灌等,通常用水较多,用人工较多。随着柑橘产业发展和水资源的紧缺,柑橘灌溉上发展了以微喷和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建设时投入较大,管理的要求也较高,但使用省力、节水,柑橘的增产效果明显。提倡平地集中成片,山地相对坡度不大,以及上有水源可利用高度落差进行自流的园地使用节水灌溉。
五、模式选择
 
精细栽培与轻简栽培
精细栽培是我国柑橘生产传统栽培的一种方式,以高产为目标,在柑橘果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致富果农,满足消费者需求起了积极的作用。其栽培特点是精细、费工、费时,成本也相应较高。
随着柑橘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向城镇,农资价格上涨,给果树继续实施精细管理难度增加。在20世纪90年代,重庆从美国引进柑橘优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在重庆忠县进行苗木培育、建园和种植后的土(壤)、肥(料)、水、保(植保)、果(实)的管理,试验了美国的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成效,一些栽培技术还在全国柑橘产区进行推广。
浙江不断从日本引进温州蜜柑特早熟、早熟、中晚熟品种和大量的杂柑品种,以及相应的配套技术,后经柑橘产区试验、总结,推出了轻简化栽培技术。轻简化栽培又称省力化栽培,其主要特点是减轻劳动强度,减少用工,简化技术操作。
从柑橘种后的土壤、肥料、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可推行轻简化。
土壤管理上推出生草栽培。
肥料管理改一年施 8~9次肥为2~3次肥,改挖穴(沟)施化肥为树盘撒施化肥。
整形修剪,采取幼树不轻易动剪整形,任其生长,结果后视需要时作适当的整形修剪;树冠密闭,采用剪(锯)3~4 年生的大枝,开出“天窗”,使树冠通风透光。
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绿色防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的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减少使用农药,保护环境。
轻简化栽培另一特点是用机械化代替人工繁重的劳动:机械化耕作、机械化除草,机械化施肥,机械化喷药、喷除草剂,使栽培管理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工效极大提高。
露地栽培与设施栽培
长期以来,我国柑桔在南方适栽柑桔的地域均作露地栽培。少数因试验和特殊需要进行保护地(设施)栽培。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冬季气温较低的产区进行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栽培,使中熟和中晚熟的柑桔品种顺利过冬,达到完熟,延迟采收而获得好的收益。设施栽培相对投入大,但效益明显,发展加快,且发展了可控温控湿的设施栽培。
六、产后选择
 
采后保鲜与留树保鲜
柑橘采后保鲜,是通过人为的技术措施,使采摘后的果实,延缓衰老,并尽可能地保持其品种固有的品质(外观和内质)。
主要是适宜采后贮藏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特早熟品种即采即销,早熟品种采后一时销不了(价格低)暂作贮藏,晚熟柑桔多数边采边销,作采后贮藏的可用各种贮藏场所,如简易库房、地下库、地窖等贮藏,方法同柑桔贮藏(此略)。
有的晚熟品种在春季3~4月,甚至更晚采收,采后又不可能马上销毕,则采取冷库贮藏。
冷库贮藏是利用有制冷及调节气、温、湿设备的现代保鲜方法。贮存时冷库保持8℃左右,相对湿度 90%左右,二氧化碳浓度1%以下,氧气浓度17%~19%,并定期进行循环通风。冷库贮藏期3~4个月,长的可达半年,但出库后的货架期短,要尽快销售。
留树保鲜(又叫留树贮藏)主要是12月底至次年1月成熟的中晚熟柑桔品种,为延迟上市卖个好价,可采取留树贮藏至2月、3月甚至更晚。
采后即销与果品加工
柑橘的特早熟、大多数早熟品种,为早上市取得好的效益,一般八、九成熟即采收应市。对翌年2~3月后成熟的晚熟柑桔品种通常也选择随采随销。
果品加工需大量的柑橘原料,因此可有效缓解柑橘滞销,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我国柑橘加工业以加工糖水桔瓣罐头为主,柑橘汁的加工起步较晚,与巴西、美国等相比差距大,应大力发展橙汁加工,尤其是鲜橙汁的加工。
查看更多:
更多栏目最新
防治林木害虫的三种新方法
防治林木害虫的三种新方法
许多林场的试验证明,用毒绳、毒浆、毒笔防治马尾松毛虫等
构树如何种植?构树种植技术和种植条件要求
构树如何种植?构树种植技术
构树可播种种植,幼林地易杂灌。一年剪一两次茎,促进其分枝
如何理解林木全冠移植技术?
如何理解林木全冠移植技术?
全冠移植技术对于大部分树木来说成活率比较低,因为枝叶多
多肉冬天怎么浇水
多肉冬天怎么浇水
浇水时间:冬季给多肉植物浇水时,最好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水
多肉玉坠怕冻吗
多肉玉坠怕冻吗
多肉玉坠怕冻,最低能忍受四度低温。如果环境温度低于四度
最名贵山影品种及价格 山影品种大全
最名贵山影品种及价格 山影
山影拳有一种奇特的植物类型,常种植在盆景、花坛、阳台上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