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症状该病多见于1-8周龄的雏鸭。它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败血症。感染后出现眼鼻分泌物增多、腹泻、咳嗽、气喘、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少数呈慢性病例。出现头颈倾斜等症状。病变特征为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有时甚至关节炎。它是危害肉鸭养殖业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之一。

发病时间及原因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灰尘、飞沫等,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伤口(特别是蹼皮)传染。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或群体转移、气候突然变化、感冒以及流感、副粘病毒、霉菌毒素等混合感染,更容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可在病场内持续存在,造成不同批次的鸭群感染和发病。

综合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条件

适当调整鸭舍饲养密度,注意地面和网床的平整度,减少鸭爪等皮肤损伤,控制鸭舍温度、湿度和通风,实行“全进全出”饲养管理系统。不同批次、不同日龄的鸭子尽量不要混放。

2、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1)鸭群消毒:除活疫苗免疫期外,定期使用高效消毒剂对鸭群进行喷雾消毒;

(2)养殖设备、饮水清洗、浸泡、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1:300稀释);

(3)舍内清洁冲洗完毕后,使用泡沫消毒剂OFDI(1000平方米鸭舍用OFDI 3.75升、泡沫添加剂750毫升、稀释泡沫消毒1:400倍或OFDI 1:400倍雾消毒)进行消毒。消毒彻底,无死角。

3.做好饲料管理和控制

要做好饲料和垫料中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控制工作。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适当添加优质防霉除霉剂和保肝肾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以减缓和消除免疫抑制,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有效减少传染性浆膜炎的感染和发生。

4.药物防治

(1)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生时,以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5甲氧普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效果较好。 5%氟苯尼考可按0.2%的比例混合,连用5天。严重者可按25毫克/公斤体重肌注,连用2天。

(2)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1万单位,联合大组用药和配料,连用35天。或将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溶解在2550ppm水中随意饮用,即可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3)从死鸭中分离病原体,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高敏感药物的交叉使用,根据现场用药史使用药物。

(4)如注射庆大霉素时,将皮层、沉香、白头翁、Bogophylla、鱼腥草等煎服,与配料混合或灌胃35天。

5.疫苗免疫

鸭传染性浆膜炎治疗难度大,特别是老鸭场用药成本增加,治疗效果差,养殖效率低。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可以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1)目前我国广泛使用各种佐剂灭活疫苗,如1型Ra单价灭活疫苗、1型、2型二价灭活疫苗,或其他血清型、Ra、大肠的多价疫苗。芽孢杆菌双灭活疫苗、Ra、大肠杆菌三联灭活疫苗等。

(2)一般来说,只有进行两次免疫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肉鸭在710日龄时首次免疫,0.20.5ml/只肌内或皮下注射,第二次免疫间隔12周。 0.5~1ml/只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我国已确认存在13种以上血清型。农民可以根据当地主要流行的血清型选择相应的毒株来研制免疫效果较好的疫苗。

综上所述,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主要包括预防工作、科学管理、科学饲养、免疫接种等,以减少鸭病的发生,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上一篇:冬季养鸭技术
标签:
  • 有效养殖
  •  
  • 养殖方法
  • 更多栏目最新
    大棚养鸭技术38天出栏
    大棚养鸭技术38天出栏
    育雏条件:第一天育雏温度维持在30-32。饲养:雏鸭应在孵化
    夏天养鸭子的注意事项
    夏天养鸭子的注意事项
    1.调整配方:夏季养鸭,需要配制高温专用饲料,降低饲料转化热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
    养鸭技术与鸭病的防治
    养鸭时要注意饲养密度、饲料配方、饲养方法和定期消毒,以
    樱桃谷鸭是什么品种
    樱桃谷鸭是什么品种
    樱桃谷鸭是一种瘦肉型鸭,属于北京鸭的后代。它生长快,饲料
    雏鸭的饲养方法与管理
    雏鸭的饲养方法与管理
    1.温度控制:雏鸭生长初期的温度应保持在15-25摄氏度,以免
    小鸭子不吃不喝没精神怎么办?
    小鸭子不吃不喝没精神怎么办
    1.补充营养:感冒影响雏鸭的生长,需要给它们提供煮熟的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