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矮缩病防治技术


丛生矮化病的症状及特点: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色条纹,分蘖较多,植株矮化矮化,一般无法拔节抽穗。早春受感染的植物在返绿和拔节阶段逐渐表现出症状。心叶有条纹,叶色较深绿色,茎稍粗。拔节后,仅感株上部叶片显出条纹,能穗的种子较薄。

传播途径:燕麦矮缩病毒不通过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它是一种昆虫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措施。例如,小麦生长平坦时,应合理安排间作,避免与禾草间作;开展集约化养殖,消除牛飞虱生存环境,减少毒虫源;应适时连播,避免早播;冬季麦田要浇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在发青期尽早施肥和浇水可以提高小麦的成穗率。清除杂草;许多杂草是飞虱的宿主,也是小麦病毒病的毒源。清除田边、沟渠边的杂草,消除毒源,具有杀虫防病的作用。

(二)化学防治。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00倍3000倍液防治牛飞虱,减少虫源。在受害地块喷洒500倍杀毒剂水溶液,清除病株并消灭。

标签:
  • 农作物种植技巧
  •  
  • 农作物种植方式
  • 更多栏目最新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菜农必知!
    种植红薯,怎么判断深栽和浅栽
    清明节前后是种田的好时节,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在

    推荐网购省20%-90%神器免费领!